近日,清华大学揭牌成立“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移植仿生院”),由著名肝胆外科和肝脏移植专家董家鸿院士担任院长,将推动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与清华优势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临床驱动型与超学科融合式卓越器官移植中心。同日举行了“清华大学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国际论坛”,来自国内外400多名专家,围绕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的国际前沿问题展开深入学术研讨。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指出,当前处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清华正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模式,清华医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移植仿生院成立于这个大背景之下,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问题作出清华贡献。
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在致辞中表示,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再生医学是当今医学研究的重点前沿领域,清华大学引领性地提出临床驱动型医工结合式的新医科发展模式,希望移植仿生院的建设能推动产出系列重大创新性成果,惠及我国众多终末期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以视频形式祝贺清华移植仿生院的成立,并寄语研究院发挥清华的临床医学和综合学科优势,凝聚全球的力量,聚焦该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从而促进全球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的发展。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顾问委员会主席黄洁夫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历程,他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和支持清华移植仿生院这个平台,为发展国家器官捐献移植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雪涛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清华大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交融,特别是在前沿领域和高端医疗技术实现医工合作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新医科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成果。器官移植是医学领域的重大前沿技术,是一个国家医学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在器官移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医疗服务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业绩。清华大学成立器官移植和仿生医学研究院,锚定这个尖端医学领域勠力深耕,是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的务实举措,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希望学校继续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进一步整合优质学术资源,系统集成,创新突破,着力破解制约我国器官移植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助力国家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董家鸿介绍,器官移植是21世纪医学前沿皇冠上的明珠。移植仿生院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国际科学前沿建立的清华大学校级实体科研机构,汇聚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精密仪器、材料科学、数智科技、医疗管理和医学法学等多个交叉融合的学科群,将以临床驱动型与超学科融合式新医科发展模式,着力攻克制约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和技术瓶颈问题,打造引领全球的移植与仿生科技创新高地以及国家行业治理的高端智库。目前,研究院已经确定了六大研究方向,包括移植生物学、移植肿瘤学、器官再生修复、器官仿生工程、组织工程、移植伦理与法治。
据了解,自2018年起,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先后获得全部六种实体器官移植资质,构建起以肝脏移植为引领,肝、肾移植高质量快速发展,心、肺、小肠移植特色化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器官移植中心。
在论坛特设的“器官移植院士论坛”环节,六位院士进行了主题报告。论坛还设置了“器官移植国际前沿论道”“器官移植社会治理”“器官移植基础与临床”“器官再生与仿生”“器官移植圆桌论坛”等环节,海内外专家共研热点问题,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